第三百三十八章 .高手(1 / 1)
作为摊主,老丁当然希望自己手里头的货能卖出去。毕竟他花钱买来就是要转手卖的,自己吃的喝的,家里花的用的,都要靠现金周转。为了买这本画册,他硬是花了差不多10万,转手30万,不赚个2倍都说不过去。
可是老丁也实在看不出林逸像是出得起30万的买家,看他一身穿着打扮,很吊丝嘛,挎着一个黑挎包,搞得像出门打工一样,这样的人怎么看都不像大款。
不过老丁为人油滑,他的心思在罗大宝这条肥鱼身上,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和罗大宝站同一阵线上,对林逸讥笑道:“小兄弟,不是哥哥我说你,有多大的脑袋就戴多大的帽子。这本画册可不是三十,三百,是三十万!也只有像罗兄弟这样的大买家才能承受得住!也只有像他这样眼光独到,又识货的主顾才能买得起!俗话说的好,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这样好的画册要卖给真玩家,那才叫做好马配好鞍,吕布配貂蝉!”
这摊主老丁一套一套的,都快赶上说书的了,说了大半天,都是在追捧那个姓罗的,讽刺林逸拿不出来那么多钱。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毕竟林逸是外来人,他们可都是这夫子庙的老顾客了,大家伙合在一起难免欺生。
被人讽刺吆喝,林逸脾性温和,倒也不生气,只是在这些不入耳的吆喝声中,在这些讥笑的目光下,他慢吞吞地取下自己背着的黑色挎包,打开,然后,一沓,两沓,三四沓……七沓,八沓,九十沓……丢出来一摞摞厚厚的钞票,定眼看去,竟然全都是清一色的老人头!
粉红色的老人头很快就堆成了一堆,一沓一万,等林逸丢完,刚好30万!
呆了!
惊呆了!
刚才还不住嘲笑他的那些夫子庙老顾客们全都愣住了。
他们不是没见过这么多钱。
金陵这种大地方,百万富翁满地走,亿万富豪不如狗。
他们惊的是林逸竟然带着这么多现金来逛夫子庙!
靠,三十万,多重呀!
罗大宝等人也惊呆了,看怪物一样看着林逸,原以为人家是个打工仔,却是个暴发户。
摊主老丁却是最高兴的,刚才还对林逸冷嘲热讽,立马转风使舵道:“我就说嘛,一眼看去小兄弟就神武不凡。别怪我刚才说那些话,那些都是为了刺激你。这人啊,不能光看表面,有的长得皮白肉嫩,却一毛不拔;有些低调斯文,却出手阔绰!俗话说得好,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好汉有劲儿不在床上,娘们有屁不在响不响,只有出了手才能见真章!别的也不多说,三十万,这画册就是你的!”
林逸也不客气,将那些钱往老丁面前一推,然后说了一句话,“你说的那本添头---”有意无意地瞄了一眼那本《双照楼诗词稿》。
老丁也是精明之人,立马大手一挥道:“咱说话算话,你三十万买了这本画册,这诗词稿就白送!”
林逸笑了,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
别人或许不知道,只有林逸很清楚,三十万买来的这两本书中,画册固然名贵,那本《双照楼诗词稿》却更是宝贵。因为在这本书后面,有陈寅恪的题词和印章。
陈寅恪是谁?号称中国近代史上学贯中西第一人。其代表作《柳如是别传》,以及《论再生缘》更是其在失明、膑足之际,仍能坚苦卓绝,锲而不舍,穷十年岁月所著成。如今,民国59年初版陈寅恪《论再生缘》精装本,市场价高达1500元,1980年上海古籍《柳如是别传》三册精装本,更是高达5000元。
当然,这些还都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如今陈寅恪的信札书信类在拍卖会上正被热炒,几乎快要和鲁迅等几位文坛大神比肩。
回头再说陈寅恪和汪精卫两人,要说两人有何交集,也许就是陈寅恪为大汉奸汪精卫去世后写的那首“挽联”。
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
阮瑀多才原不忝,褚渊迟死更堪悲。
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局收枰胜属谁。
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
诗中“阜昌天子”指南宋沦陷区金帝国扶持的伪齐政权的傀儡皇帝刘豫。此人寡廉之极,而诗文俱佳。后世留下了他的叛国恶名诗文却鲜见流传了。阮瑀,建安七子之一,文逼三曹而晚节不保被世人诟病。褚渊南朝宋有名的美男子在政治上首鼠两端最终做了叛臣。“冤禽”即《山海经》中传说的那只精卫鸟。陈先生指明即汪精卫。汪精卫也基本上具备了这几位历史人物的特质:有才、失节、姿美、气猥。实乃可恨、可悲、可叹、可惜之人。
要是把这首诗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民之公敌,文之伟器”。
纵览汪精卫的一生从“革命者”到“卖国者”的褪变很难一言蔽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深厚的国学学识,激扬迸发的诗词才学。可以说整个二十世纪至今若论古体诗词的造诣无出汪其右者。而很多人从他的诗词中读不道一点儿消极反动的思想,反而是他的爱国情怀与担当大义精神让人振奋,这也是颇让人费解的现象。
在林逸看来,汪精卫是那种典型的入错了门,干错了行的政治家,就如同历史上的宋徽宗,南唐后主那样。倘如汪只在双照楼内专研学问,吟诗做文章的话,中国也就少了一个政治败类而多了一个了不起的学问家。这使得林逸又想到了在蒋-介-石政府的素有“文胆”之称,妙笔能生花的陈布雷先生。陈布雷晚年厌倦政治用一百多粒强性安眠片结束了生命,在他死前对家人所留的遗言中说道“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从政,以致不能自拔。政治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们不要卷到里边去”。不知道汪弥留之际可曾有这位同仁的感悟。
汪精卫一生诗作颇丰,而留下来的只有1941年在白区刊行的《双照楼诗词稿》一本。半个世纪过去了似乎国内再无重版的记录。作为一个政治家汪精卫是国家的罪人,作为诗人他依然是近现代屈指可数的大诗人。
如今林逸手中这本《双照楼诗词稿》后面就有陈寅恪为汪写的那首挽联诗,并且还有陈的印章。由此可见,这本诗词稿最早应该属于陈老先生的。甚至于那首挽联诗的最早出处就是来源于这本诗词稿---如果当真如此,那这本诗词稿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就更大了。
……
要说这摊主老丁买卖旧书也是个心细如发的人,怎么会就没发现这本诗词稿的特殊性?
首先,这本书是他掏十万买画册时,那个败家子顺手做了添头白送的,他就没怎么在意。其次,那首诗和印章都是写在书本的后面页册内,不像一般的都写在前面扉页处,若不是仔细翻看,一般人根本就不会留意到后面有这首毛笔题诗。
也正因为如此,做了一辈子大买卖的老丁,这次硬是活生生“打眼”,被林逸捡了漏,要知道,像这种记载了可能影响文坛重大事件的珍本,往往是许多藏家梦寐以求的宝物;别的不说,单单老丁白送林逸的这本《双照楼诗词稿》,拿到拍卖场上,三十万起步,轻而易举。
……
夫子庙还是那个夫子庙,
林逸还是那个林逸。
不过那些夫子庙的老人们看他的眼神就不对了。
一个买下三十万珍本的人不稀奇,稀奇的是带着三十万现金一下子买下珍本的人。
夫子庙大笔买卖,基本上都是用卡交易,要么直接银行转帐,像林逸这么“土豪”,背着三十万来买书的,很少,真的很少。
林逸却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一个举动,竟然引起了夫子庙众人的瞩目。
至于他为什么会带着这么多现金来淘书?
说来可笑,林逸一直以为夫子庙属于那种淘宝圣地,生怕自己带钱不够,于是就取了三十来万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还真就用上了---
可是看在外人眼里,他可就真的有点另类了,以至于很多原本不把他看在眼里的摊主老板们,都对他另眼相待了。与至于林逸逛到哪里,都受到那些摊主的热情招待。
“兄弟,过来看看,有好东西!”
“朋友,我这里有珍本,民国的!”
“伙计,老版的线装书你要不要?”
……
面对这些热情洋溢的招呼声,林逸全都笑脸可掬地点头致谢,对于他来说,凡是能主动招呼自己的,就都是好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放在旧书市场上一样管用。毕竟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是这些旧书把彼此联系在一起,买卖不成仁义在,关系好了下次还来---这就是江湖,一个只属于淘书客的江湖。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头已经开始慢慢西落。
不知不觉,林逸已经在夫子庙逛了四五个小时。
在夫子庙旧书摊一路下来,林逸一口气又淘到了不少宝贝。其中包括一张弥足珍贵的1949年9月29日的《石家庄日报》。当时全国政协公布了五星红旗的图样,各地报纸都是刊登国旗的照片,唯独《石家庄日报》别出心裁,在头版贴了一张五星红旗的纸样,使这张印数不高的报纸成了重要纪念品。按照如今的市场价计算,这张老报纸至少价值上千块。
这张报纸夹在在一份五十年代的老杂志《大众电影》里面,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出来里面藏有宝贝,于是林逸就花了50块,不动声色地把这份五十年代的《大众电影》买了下来。
另外一件是1925年3月8日出版的《国民日报》,四大版内容都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系,第一版刊登孙中山的大幅照片,文章中还提到孙中山正患重病,希望早日康复。想不到出报后仅隔四天,孙中山先生就因病去世。因为这张报纸具有很高的历史资料性,如今市场价大约在上万块左右。
林逸是在一大堆合订本中发现了这张报纸,当时他就意识到这张报纸极其难得,因为它提供了不为人所知的第一手资料,于是就以5000元的价格把这合订的民国报纸买了下来。
当然,除了这些,林逸还买了其它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直到天快要黑了,他才忽然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摸摸口袋,尼玛,没钱了!
...
第三百三十八章 .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