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7章 何必如此(1 / 1)
在汉室这边开始下阶段战略规划的时候,最近心情一直很好的韦苏提婆一世终于收到了前线的噩耗——布拉赫战死,钵逻耶加陷落。
“去请一下叔祖。”韦苏提婆一世调整了一下心态,将秘报放在一旁,已然下定决心,但还是做出姿态先去邀请恢复青春之后,成为大月氏定海神针的阿勒泰。
阿勒泰近期一直都在曲女城附近,当然这边的兵力只有十余万,并不想陈曦等人估计的五十多万,原因很简单,曲女城就算是个大城,也不可能长时间供给五十多万人的粮草消耗。
实际上罗马三位帝皇丸的士卒也是这样,算上即将到来的第二帕提亚的蛮军,罗马给贵霜已经提供了二十万上下的蛮军,但考虑到粮草后勤,这些士卒并没有蹲在一起。
阿勒泰收到消息赶来已经过去了小半天,而这小半天时间,韦苏提婆一世也大致的弄清楚了整体的情况,知道了前方是怎么败的,也知道当前库斯罗尹和奥斯文等人兵合一处之后的情况。
对于奥斯文的选择,韦苏提婆一世没有任何的批示,而是选择了默认,毕竟综合这么多年来的表现,奥斯文的忠诚、能力、心胸都是为韦苏提婆一世所认可的。
自降一级推库斯罗尹为统帅这事,虽说有些不太体面,但韦苏提婆一世也知道库斯罗尹的能力,只是对方不够强硬,缺少统帅那种不从者斩的气度,所以韦苏提婆一世只给了机会,没有直接推动。
不过既然奥斯文亲自推了一把,韦苏提婆一世也不会驳了奥斯文的面子,就这么当不知道,让库斯罗尹担着就是了。
“叔祖,您来了。”阿勒泰出现在门口,韦苏提婆一世迅速的从台阶上下来,做出一副要扶阿勒泰的动作,阿勒泰直接拒绝,以前身体不好的时候,你扶我,我接受,现在我能自己走,不要你扶。
两人入座之后,韦苏提婆一世将秘报直接递给阿勒泰,本来竺赫来也会在这里,毕竟韦苏提婆一世已经不再忌惮竺赫来,两人又重归于好,按照正常,竺赫来这个时候应该就在旁边出谋划策。
可惜前几天竺赫来逮了一个由头,又顶撞了一下韦苏提婆一世,韦苏提婆一世一怒之下将竺赫来撵出去了,竺赫来也罢官了两天,昨天实在不行,又来干活了,结果韦苏提婆一世嘲讽了两句,竺赫来带着东西跑到别的地方去处理了。
对此韦苏提婆一世也没在乎,他和竺赫来相识二十余年了,没荀祈那群人瞎捣乱的话,竺赫来就是韦苏提婆一世的铁杆心腹,偶尔开个玩笑根本不是事儿,之前忌惮只是偶发性情况,目前恢复常态,韦苏提婆一世见竺赫来跑了,也没多想。
实际上竺赫来搞这一出,真就是为了想办法接触刘皊,之前测试出了一堆bug,还没机会调整,再不找个机会调整,等刘皊积累的bug一招暴露,竺赫来估计他得被片成水煮肉片去拿去祭天。
而这次,竺赫来可算是逮住机会,得以私底下见到刘皊了。
韦苏提婆一世当然不知道这些,他现在还有正事要和阿勒泰好好筹划筹划,毕竟军事这种事情,竺赫来最多是出谋划策,真要下手还得靠阿勒泰这种名将才行。
“钵逻耶加居然陷落了,布拉赫实在是求胜之心太重了。”阿勒泰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布拉赫要是正常心,就算赢不了,现在汉军也过不了钵逻耶加,“奥斯文和库斯罗尹的表现倒是很不错。”
“您也觉得库斯罗尹和奥斯文兵合一处,由库斯罗尹作为统帅比较合适?”韦苏提婆一世面色肃然的说道。
“奥斯文意志可嘉,但天赋上限在那里摆着,反倒是库斯罗尹,拉胡尔临死倒是找到了一个良才美玉。”阿勒泰带着几分唏嘘说道。
“可惜是达利特出身,若是出身再好一些,就会有那么多的掣肘。”韦苏提婆一世带着几分可惜说道。
“出身?”阿勒泰带着几分嘲讽的语气,老脸上再次出现了几层褶子,“说的好像我们的出身好一样,所谓的大月氏王室,当年不也是如丧家之犬一般从东方逃难到这里吗?”
大月氏的老人其实对于汉室的心态很复杂,可不管怎么复杂,大月氏的老人反倒不怎么恐惧和汉室厮杀,毕竟他们当初的目标不就是有一天打回去,该锤匈奴锤匈奴,该锤汉室锤汉室。
只不过,因为做不到,所以不太在人前言及而已。
韦苏提婆一世闻言略有些尴尬,不过也没有辩驳,毕竟贵霜的江山,确实是这一辈的老人打下来的。
“不提那些往事了,召集马辛德、拂沃德、阿萨姆他们回来的计划怎么样了?”阿勒泰看着韦苏提婆一世询问道,“他们已经成功给我们争取了两年的时间,而且吸引了十余万的汉军士卒,超额的完成了任务,没必要在干耗在那里了。”
“主要是北方巴克特拉山城那边被截断了,就算是回撤,也撤不下来了。”韦苏提婆一世很是无奈的说道。
“我们大月氏可用的良将本身就不多了,拂沃德算是阿文德那一代比较靠谱的将校,阿萨姆有马辛德的指点也算是追上了同时期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马辛德。”阿勒泰瞪着韦苏提婆一世说道。
虽说当年放逐马辛德算是整个大月氏五支集体的意志,但真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阿勒泰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马辛德,因为马辛德的能力真的能救命。
阿勒泰依托休密一系秘术,得以晋升内气离体,算是勉强延寿十几、二十年,得以重新整肃北贵青壮骨干,然而这么清点一次之后,阿勒泰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北贵的将校在断层。
虽说奥斯文这一代还算能拿得出手,但数量呢。
战争不是一个名将就可以发起的,也是需要大量中坚骨干才能维持下去的,奥斯文这种将校在一个帝国之中都算是前列,可其他的呢,汉军还有一些名气不显,但是率领一千人绰绰有余的将校,可贵霜呢,没了,这些人不是在战争中晋升,就是死了。
然而在指挥线之中,这种人非常重要,这个级别的骨干,在后备方面出现了缺口,阿勒泰其实是有些惴惴不安的。
而能迅速补充这种缺口的方式,除了低烈度的战争,还有就是找马辛德想办法过一遍北贵目前在曲女城这边的十几万大军,从里面筛出来几十个能指挥千人规模的士卒,然后找机会提拔起来就是。
至于其他的办法,说实话都不现实。
“马辛德那边和我们这边已经断了联系,汉军防守的很严密,而且马辛德在那边躲得也比较好,现在信鹰也很难联系上了。”韦苏提婆一世很是无奈的说道,“最后一次我方信鹰联系已经是四个月前了,不过按照马辛德最后一次回复,那边的局势还可以。”
“信鹰居然都失联了,看来马辛德的情况不算太好,想办法将马辛德接回来,目前没必要将他耗在那里了。”阿勒泰神色慎重的说道。
信鹰其实是很难失联的,尤其是贵霜靠着他心通驯养了两只内气离体的信鹰,那就更不可能失联了,真正失联的原因是马辛德掐断了联系,懒得和韦苏提婆一世哔哔。
实际上截至目前,马辛德的象雄新城也没有遭受到汉军的打击,之前吕布去往青藏的时候,发现了那边的云气压制,陈宫也曾给过长安秘报,只不过受限于当地的环境,以及汉室目前的局势,并没有对马辛德发起决战,保持着相安无事的状态。
马辛德自己也不想打,赛利安没了之后,马辛德连束缚都没有,被召回贵霜本土,给韦苏提婆一世出谋划策,联合竺赫来等人盘活贵霜局势,临走又帮忙看了一堆人,之后更是亲自带拂沃德进入青藏吸引汉室主力,分薄汉军兵力,减轻贵霜主战场的压力。
可以说作为一个塞种人,马辛德觉得自己就算是出生在贵霜,又是因为贵霜皇帝扩张时期的仁政得以入学,且学有所成,决定报效贵霜,到现在也绝对百倍还之了。
如果赛利安或者阿文德还在,马辛德凭着朋友之义还有为贵霜继续奋斗的理由,现在蹲在青藏,带着象雄人种田的马辛德发现自己居然能在这种地方自力更生,那还为贵霜奋斗啥。
最近马辛德正在想办法给拂沃德洗脑,准备着什么时候汉室打上门,他们直接投靠汉室算了,反正就他马辛德做的这些事情,对贵霜而言绝对是仁至义尽了。
就算是韦苏提婆一世再苛责,面对做了那么多事的马辛德,无奈之下被俘投降,也不能称其为二臣。
甚至按照这年头的讲究,汉室就算在青藏击败了马辛德、拂沃德、阿萨姆三人,将之包围住,保证对方没有余力之后,也会派人劝告对方投降,并且开出足够高的筹码。
毕竟马辛德等人的行为完全符合了忠义二字,这年头讲究士可杀不可辱,战场上这些人被杀了,找到尸体厚葬,但有幸逃过一劫,那么肯定会进行劝降,也算是一种招牌。
不过马辛德也不会闹到那种程度,这家伙其实也在考虑该如何在两全其美的情况下加入汉室,至于死杠到底这种事情,马辛德还想着什么时候去看看看汉室公主到底是啥情况呢。
当然,这些事情,贵霜这边完全不知道,他们只知道马辛德属于那种久经考验的爱国之士,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居然依旧愿意冒死为国深入敌后,对于国家的忠诚不言而喻。
再加上年纪已经大了,半个人都进棺材了,这个时候也不用担心马辛德会在贵霜这边建立起来一个新的政治势力了。
等马辛德真的拉起来的时候,人也就该没了,到时候大月氏皇帝扶棺,五支给上个香,表达一下对于马辛德的爱戴,回头他们就能含泪舔包了,完整的一个政治势力,美美的回一下血。
故而阿勒泰的态度很明显,将马辛德想办法弄回来,任由对方发挥,就算是发掘出来几十个奥斯文、几个拉胡尔都不怕,反正马辛德的寿命肯定熬不到这些人长成的时候,到时候都是遗产。
“那边断线了,就算是派遣内气离体过去,也很难找到对方,只能试试,结果不敢保证。”韦苏提婆一世慎重的说道。
说这话的时候,韦苏提婆一世私底下已经派遣了一队人假装行商走新州前往青藏,想办法和马辛德进行研究,可惜这已经小半年过去了,完全没有下文,韦苏提婆一世也没什么好办法。
至于阿勒泰之前想的那些东西,作为外交和政治相当不错的韦苏提婆一世岂能没想过,只不过他不会说出来罢了。
“尽人事听天命吧。”阿勒泰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都失联了还能怎么办,能成最好,不能成,也展现一下他们贵霜对于马辛德的看重程度,给马辛德留下更深的印象什么的。
“至于这边的话,叔祖,我准备亲自带兵过去。”韦苏提婆一世眼见阿勒泰不再纠结马辛德问题,赶紧岔开话题。
“亲自带兵过去?”阿勒泰皱眉,“为什么?库斯罗尹和奥斯文他们两人联手,就算打不过,也能拖住,不断地调动援军,和汉军进行消耗战不好吗?”
阿勒泰妥妥的老成谋国的思维,打不打的汉室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能不能顶住这样的放血。
贵霜是本土作战,援军可以做到源源不断,只要将校不出现大的失误,能维持着消耗战不断进行下去,那汉军赢多少都是输。
而库斯罗尹和奥斯文在阿勒泰看来稳定发挥问题不大,既然如此何必去前线?
第5807章 何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