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记录 |

第二百二十四章 诗会(1 / 1)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诗会

    摩珂池是一个人工湖,也是此行的终点。

    此湖是隋文帝四子蜀王杨秀镇守成都时,修筑城池宫殿取土挖出的一个大坑,蓄雨成湖。

    有位西域僧人云游至此,说了句“摩诃宫毗罗”。

    梵语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于是这湖便得名“摩诃池”。

    唐德宗时节度使韦皋开解玉溪,并与摩诃池下游连通;唐宣宗时节度使白敏中开金水河,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汇入湖中,从此摩珂池的死水便成了活水。

    到了前后蜀,摩诃池纳入宫苑,改名龙跃池。环池修筑宫殿水榭、亭台楼阁,一扩再扩,其范围广达十里。

    不过此湖出名,还是因为蜀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

    相传孟昶最是怕热,每遇炎暑天气,便觉喘息不定,难于就枕,于是在摩河池上,建筑水晶宫殿,作为避暑的地方。

    其中三间大殿都用楠木为柱,沉香作栋,珊瑚嵌窗,碧玉为户,四周墙壁,不用砖石,尽用数丈开阔的琉璃镶嵌,内外通明,毫无隔阂。

    再将后宫中的明月珠移来,夜间也光明透澈。

    四周更是青翠飘扬,红桥隐隐。

    从此,盛夏夜晚水晶宫里备鲛绡帐、青玉枕,铺着冰簟,叠着罗衾,孟昶与花蕊夫人夜夜在此逍遥。

    苏东坡后来回忆起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

    一日,大热,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调者,独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

    乃为足之云。”

    苏东坡也只记得开头两句了,于是大文豪干脆自己动手将之续上,这就是著名的《洞仙歌?玉骨冰肌,自清凉无汗。》

    如今的摩珂池,比前蜀最鼎盛的时期有所衰落,水晶宫殿也不再存在,但是周边庭园,还保持着规模,湖面占地尚有近千亩,几乎与杭州西湖大小相当,是一处绝佳的游览胜地。

    唐代李白杜甫都游历过的湖边散花楼,亦也不在,只留下了一处台基。

    如今台子装点出来,就是今天宴游之所。

    宴游都要有个主题,今日的主题,便是文会。

    此次来成都,苏家赠送了张方平大批的眉山特产,其中包括了新出的神器折扇。

    五月扇市,日子差的也不算太远,这算是一份好礼物。

    折扇一边是景物花草,一边是空白。

    因此今日宴游,又得了个雅名题扇雅集。

    学士说了,各自将各自手中的画意为题,写诗词于折扇另一面之上,以书法文字定等,优者另有永春露赏赐,下者劣酒一大钟为罚。

    士大夫们轰然叫好,有自负才华者,认为这是露脸的好时机,也有那种欺世盗名的,便脸色苍白几欲先走。

    折扇都是苏油送给张太守的,却没想到张太守行此雅事,一下子把自己给套了进去。

    忧心忡忡地打开折扇,自己折扇上的图案是湖景,近处亭台楼阁,远处碧山绿野,围着一片烟波,倒与这摩珂池的风景有几分相似。

    想了想,随手题写几句,想来别人也不会与小孩子计较高下。

    没一会儿,各自题写完毕,书办帮闲将折扇重新收上去,由张学士,通判,学宫祭酒,蜀都名士共同评判。

    品评很快就出来了,苏油兴致勃勃地和薇儿坐在一起,坐等热闹。

    穿越看得多,一般到现在都是装逼打脸的好时节,苏油是纯打酱油的心态,看热闹不怕事大。

    然而并没有,最好一首毫无争议,是一幅春闺图。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祭酒捋着白胡子:“清新可喜,乐而不淫,哪位高才所作?”

    苏油知道,看打脸没机会了。

    因为这首乃是苏轼的,如今提前出世了而已。


    果然就见苏轼站起来:“此乃学生所作。”

    张方平笑道:“子瞻新婚一载,果然是别有体会,上来领赏。”

    与会众人都是大笑,张学士说隐晦黄段子,当真亲民。

    苏轼满脸通红地接过永春露,非常尴尬不是尴尬被人说新婚,而是尴尬永春露这玩意儿家里多得不要不要的,下来肯定要被苏油笑话。

    祭酒又打开一柄折扇:“这是秋滨送客图,诗作老成,不过意蕴有些清寒了。张学士说我蜀中士子,自有才气逼人而不得申发者,万不可沉沦自弃,因此识拔出来,置之二等。是谁的大作?”

    众人看那诗,写的是: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严幽自明。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这诗还有求进的马屁意味,不过一个怜字非常精妙,让人难生反感。

    苏油心中,此诗情景交融,实在是不差,不过遇到了子瞻“花有清香月有阴”此等神来之笔,只能算是运气不好。

    就见苏洵站了起来:“多谢明公抬举,正是拙作。”

    苏油吓了一跳,暗自心惊不已,只知道嘴炮堂哥行文犀利,不知道竟然还有如此诗力!自己以前小看他了。

    张学士笑道:“列位,此乃刚刚头名子瞻的父亲,苏洵苏明允。”

    蜀中众人便开始窃窃私语,连拿一二名,这对父子不一般啊。

    通判打开第三柄折扇,是一副竹下兰石图。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通判说道:“说实话,此诗列第三,有些勉强。一味求稳,就失却了灵性。尾联更是化用得过于直白,短了韵味。”

    “本来我是想推另外一首的,无奈那首……罢了,这首谁人所作?”

    同一桌的苏辙站起身来:“学生惭愧,诗才孱弱,未敢与父兄比肩。”

    众人大哗……一门三杰!眉山文气,竟然如此兴盛了?!

    不少人就满怀嫉妒之心,凭什么?!肯定是炒作刷票!不然怎会如此之巧?!

    苏辙看着灼灼众目,感觉芒刺在背,这样不行,必须转移一下大家的焦点,立即拱手道:“别驾,未知你所推崇的那首诗是什么?可否让大家一观?”

    张学士叹了口气,打开一柄折扇:“这个。”

    众人传观,然后你看我我看你,诗是不错,可这人……有些胆大,可也未免有些扫兴啊。

    晶殿琼楼圮百秋,

    徒将片纸记风流。

    绥民画政安如扇,

    曲指山河任展收。

    这诗的意思是:孟昶的水晶暑殿,已经消失了百年。如今只有从片纸扇面上,方知道这位前朝皇帝的风流事迹。

    国家的治理,需要劳心费力,孜孜兀兀。真实的江山,不是如折扇上所画的这般,勾勾手指就能随心展布。

    孟昶,就是生生的教训。

    通判说道:“此诗乃是由扇上图画,融入了眼前之景,进而引发史论,劝谏当政。好是好,就是有些话不当时。”

    张方平不以为意:“《诗经?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是说的为政之艰要。”

    “前蜀孟昶,耽于逸豫,将江山视作玩物一般,结果自然是暑殿琼楼圮百秋,徒将片纸记风流了。”

    “此诗眼界开阔雄浑,切意规谏,因景咏史,因物咏政,结合得非常完美,本当置之一等。”

    “奈何评判众高贤均以为与节日和乐气氛不合,因而去之。可惜,可惜……”

    “然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虚怀纳谏,遑论时节?这是哪位高士所作?方平受教,恳请一见。”



第二百二十四章 诗会  
二子从周作品:  回到山沟去种田  末世:黎明效应  叶轻眉的故事极夜黎明  重生之乘风而起  黎明效应  
类似: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白夜浮生录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叶辰孙怡夏若雪  太荒吞天诀  

加入书签

书页/目录

搜"苏厨"
360搜"苏厨"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