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记录 |

第五十四章 漂洋过海(十六)(1 / 1)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章

    初秋的东南信风依旧很猛烈,行走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张金华只觉一片神清气爽。

    沉重的新华夏红檀打造的实心船艏劈开波浪,溅起了大蓬水雾。一成不变向西流去的海流为船只航行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即便没有风帆利用起海面上刮起的东南风,全蒸汽动力的“大溪地”号的航速依然达到了7-8节左右。虽然不如那些机帆船快,但在这个大航海刚刚进入中盘的年代,依然是极为骄人的航速。更何况,这是地球上第一艘全蒸汽动力的大型远洋船只(内河小汽船除外),标准排水量1300吨,意义极为重大,自不是那些过渡性质的蒸汽机帆船可比。

    托平安钢铁、铁岭特钢、第一重型机械、铁路机械、西部锻压、镇海造船等企业的努力,“大溪地”号的质量非常好,整体性能极为可靠。出海这些日子以来,他们更换蒸汽机及螺旋桨推进系统零部件的频率比起以往是降低了好多,这意味着东岸的材料和机加工水平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天空出现了一些海鸟,这令张金华精神一振,他轻轻翻了翻手头的海图,然后又仔细阅览了下这些日子以来的航海日志,最后又在草纸上演算了一番,觉得自己这支小小的船队应该已经极为接近著名的塔希提岛了。

    “也不知道那些人怎么样了。”张金华看着正在海面上空飞舞着的海鸥,喃喃说道。当初离开塔希提时,他在岛上遗留了16名考察队员和16名强壮的水手,虽然他们有营寨、有食物、有种子、有牲畜。当然还有武器护具,但天知道这些人是不是还活着,有没有死于疾病或是土著的袭击。虽然当初张金华也知会过澳洲的安处安副队长,请他派一些人到这座岛上去驻守,但天知道人家有没有这么做。要是没有澳洲派过去的移民和士兵的支援。一旦岛上的土著有变,张金华留在上面的那三十来个人是很难坚持多久的。

    当初他们从大溪地的西面逆流航行至此,从岛上带走了对全世界制糖业都有重大意义的塔希提甘蔗(高糖高产),以及塔希提来檬等当地特有的作物,目前已经澳洲移栽到了新华夏岛上的圣玛丽岛植物园。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育种培养后,东岸人便可以在新华夏岛这座热带岛屿上觅址进行小规模种植了。

    当然此事干系重大。必须进行得极为秘密,不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在制糖业上投入巨大的国家都会跑来问东岸人索取这种“大杀器”。到了那时候,这些已经在制糖产业上占据先发优势的国家必然会利用自己在原材料、技术、市场乃至资本方面的优势,彻底压制东岸人的制糖产业,那样可就傻眼了。因此。在自己的制糖产业尚未有什么起色之际,东岸人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在新华夏岛上秘密培育良种、扩大甘蔗种植规模,同时学习最新的制糖技术、努力开拓市场,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产业。

    “长官,各种型号的天文钟都对比过了。”随着一阵脚步声响起,一位年轻的中士走到张金华身侧,轻声说道:“其中,海雕钟表厂生产的‘东岸-7’系列表现最佳。离您的那块机械手表仅有五秒钟不到的误差。其他天文钟的表现则参差不齐,好的误差也只有七八秒,差的十几秒几十秒的都有。实在是不能看……”…

    向张金华汇报的是刘伏波,海军上尉刘大发的儿子,航海学校顺利毕业后目前已经在海军中服役,中士军衔。这次张金华的“大溪地”号出航,征集水手时海军便推荐了刘伏波等十余位年轻人,算是对他们的一种锻炼。当然这也是刘伏波和张金华两人的第二次合作了。在1648年首航大溪地岛时,刘伏波当时就在那支探险队里面。因此可以说是对这个岛屿一点也不陌生。

    “既然东七系列的航海用天文钟最好,那么我会如实撰写使用报告的。回去后。相比海军的大订单就会源源不断地飞向海雕钟表厂了。莫茗这厮,倒是揽了一桩赚钱的好生意,回去后非得敲他几顿饭不可。”听完刘伏波的汇报,张金华略微点了点头,然后便拍板定下了这件事。多年前莫茗和托里拆利二人合伙办下的钟表厂,在惨淡经营了这么多年后,终于算是修成了正果,以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大为可期。


    两人又聊了一会,很快,航海长派人前来传讯:发现大溪地岛了!这个消息令张金华二人精神为之一震,再三确认消息属实后,张金华果断下令升起信号旗,让其余三艘船只紧随其后,朝上次他们登陆的地点驶去。

    谢天谢地,我们的人还在!这是划着小艇靠岸的东岸水手们的第一反应。因为他们在岛边看到了一座规模颇为不小的木质营寨,营寨内还树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上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国旗正猎猎飞舞。

    岸边还有一条用圆木制成的粗陋栈桥,这给登岸的东岸水手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些穿着土黄色短袖军服的人正拿着火枪在码头上等着,在确认登岸的水手确实来自东岸后,他们这才喜笑颜开地放下了手里得武器,示意他们上岸,然后立刻派人将消息传到了营寨内。

    很快,营寨内在听说本土有四艘大船抵达外海后,立刻群情振奋,负责本地治安的东澳守备队上士王思忠立马带着一群人走了出来。刚刚从小艇上下来的张金华放眼望去,只见这些人排成整齐的两列纵队,肩扛上了刺刀的火枪、腰悬军刀、脚踏皮靴,与码头上的几名士兵不一样的是,这些人还穿着长袖长裤。总而言之,这支部队看起来似乎是一支正规部队——至少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民兵部队。

    果然,在经过交涉后,张金华立刻知道了这些人都来自澳洲金山港,总计大约百来人,是常驻澳洲的黑水开拓队副队长安处所派,大约在去年年中的时候抵达,专司负责大溪地岛的治安。这支部队的带队军官是一名陆军上士,名叫王思忠,是已经定居东岸的前山东匪首、济州三部之一的王家忠的族侄。他手下的士兵来源也很杂,除一半来自大明山东以外,剩下的多来自山丹、日本和朝鲜,甚至还有十几名被流放至澳洲后“改过自新”(放弃天主教信仰、入籍东岸)的西班牙人。

    这些人在49年年中登陆后,便与张金华留守此地的32名探险队员(彼时只有21人还活着)汇合,然后接管了此地的防务。49年下半年,金山港方面又往这里运了一千余名移民——其中既有正儿八经的明人移民(约占60%),也有流放至此的劳改犯(多为清军官兵),更有强制迁移至此的土著(包括澳洲土著和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居民。…

    移民到来后,王思忠立刻对他们进行了编组,然后征发起来伐木造屋,修建营寨码头,同时也在寨子外面勘探地形、丈量土地,准备清理出来一些土地种植粮食。不过他们的这种行为显然引起了本岛土著居民们的敌视,因此双方之间的关系立刻陷入了紧张之中。在购买土地的请求被土人酋长拒绝后,外来东岸移民与土著之间的小冲突便时有发生。

    三个多月前,在一名东岸士兵失手打死两名土著之后,双方之间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土著酋长纠集了数百人,悍然进攻东岸人在海边构筑的营寨,守备队士兵奋起反击,利用火枪和长矛将土著打得屁滚尿流,狼狈而去。

    这次事件发生之后,东岸外来者和土著原住民之间的关系再也无法缓和。土著们停止了对此地的椰子、来檬、甘蔗、黑珍珠等东西的供应,也不再愿意接受东岸人的雇佣去砍伐树木,双方之间上升到了明面上的武装对抗。

    张金华在了解这些讯息后,立刻利用自己本土特派员的身份,宣布在大溪地岛实行军管,同时在移民中征集品行端正、身体强健者加入守备队,把原本一百来名士兵扩充至两百人,并正式将其命名为大溪地守备队。至于扩军所需的军械护具么,四艘船上带着很多,正好一并发下。其中甚至还有着三四门小口径火炮,让王思忠等人看着大为振奋。

    在做完这一切后,3月25日,张金华下令船上的新移民们下船定居,与岛上的老移民们一起,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建设家园。这些新移民里除了三百多名瓜拉尼流放者外,还有数十名船厂工人、经验丰富的农民,以及木匠、建筑工程师、枪械修理匠、兽医等技术人员,他们也将奉命在此地工作,帮助这里建设起一个初级的微型基地——一个能够修理船只和提供淡水蔬菜的远洋补给基地。

    安顿好这个基地后,三艘移民船扬帆起航,离开了大溪地岛,朝澳洲金山港而去,他们还得抓紧时间去运移民呢。至于张金华么,他将晚几天再出发,不过目的地却是黑水地区的烟台港,按照计划,他将和邵树德、魏博秋等人在那里碰一次面,商讨一下移民和贸易事宜。(未完待续)



第五十四章 漂洋过海(十六)  
孤独麦客作品:  晚唐浮生  晋末长剑  
类似:  武道大帝  仙都  劫天运  生生不灭  

加入书签

书页/目录

搜"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360搜"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