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记录 |

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1 / 1)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章

    ?爽急禀李风云,形势有变,南下怀远有困难,安东大军正陷入进退两难之窘境。

    李风云不动声色。

    实际上他从崔钰派来的信使中也得到了相同讯息。崔钰跟在崔弘升身边,本月初十到了怀远镇,了解到东征统帅部对安东军队的立场和态度后,遂派出信使急赴扶余城等待李风云的到来,以便第一时间传递这一重要讯息。

    这正合李风云之意。之前他在赤峰和车连川都试探过各部将领、酋帅们对此次东征的看法和建议,因为东都以安东必须参加第三次东征做为招抚前提条件,公开表露出利用东征战场来遏制和削弱安东之目的,所以各部将领、酋帅们高度戒备,同时倍感重压,既要攻城拔寨大肆掳掠,又要防备自己人背后下黑手,困难重重啊。

    但是,安东大军不能不去怀远镇。此次圣主御驾亲征,如果安东大军不去怀远镇,等于公开抗旨,公开与圣主对抗,而更严重的是,粮草武器的严重短缺是安东大军的致命要害,有此两点,安东大军就不得不妥协,否则后果太严重,安东承担不起。

    现在好了,怀远那边根本不欢迎,甚至通过薛万彻之口,向安东大军提出了两路并进之策,也就是说,你不要来怀远会合了,我们各打各的,各凭本事。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这种局面下就算安东大军不为所动,坚决遵从圣旨赶到怀远镇,未来也十分悲观。

    不过这帮了李风云的忙,给了李风云及时调整东征之策的最好借口。

    当天晚上,李风云急召马军团各部将领、酋帅,针对新形势商讨对策。

    李风云先把所了解的新情况做了说明,然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然人家不欢迎我们,我们也没必要厚着脸皮非要去怀远镇,再说两路并进,各打各的,实际上对安东更有利,不但避免了内讧风险,还给己方掳掠高句丽创造了更好条件。

    高虎、尔朱天啸、赤小豆铁衣、地骆拔巢、阿史德俞祁等五位雷霆军、龙骑军将领,立场鲜明,坚决支持李风云,紧随李风云之后表明态度,与其到怀远镇看人脸色、受人欺辱、遭人掣肘,倒不如独自攻击,自己打自己的,确保进退无忧。

    酋帅们意见不一,踌躇不决。

    阿史那咄尔率先提出质疑,“不去怀远镇就是抗旨,抗旨后果严重,如何解决?不去怀远镇就得不到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我们的粮草危机如何解决?两路并进,东征兵力就分散了,而凭我们一己之力即便深入了高句丽腹地,甚至杀过鸭绿水,但若想攻陷平壤,显然力有不逮,如此一来,我们进退两难,不惜代价奋勇攻击的结果必定是与高句丽打个两败俱伤,最终白白便宜了卫府远征军,反之,若我们阳奉阴违,迟延不前,敷衍了事,此次东征极有可能无功而返,结果一损俱损,东都劳师动众却寸功未立,而我们亦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笑到最后的反而是高句丽。”

    大贺咄罗随即表态,其想法与阿史那咄尔基本一致。契丹诸部倾巢而出,本意是想借助此次东征获得大量粮草,以帮助诸部度过眼前危机,当然了,若能灭亡高句丽,掳掠到丰厚物资,诸部落不但可以恢复元气,还能发展壮大,所以他们最关注的就是粮草辎重。如今怀远那边不欢迎,有意拿粮草辎重来遏制和削弱安东,绝了他们搭便车捡便宜的“路”,无奈之下也只好退而求其次,把目标对准高句丽。对契丹人来说,能否灭亡高句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倾尽全力掳掠高句丽,为此安东大军如何攻击,如何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利益,遂成为商讨重点。

    其他一些部落酋帅也表达了与阿史那咄尔、大贺咄罗大致类似的想法。

    李风云笑了,大局已定,在怀远东征统帅部的有力“帮助”下,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达成了独自攻击平壤之目的。

    李风云手指阿史那咄尔,“你的三个疑问,归纳起来实际上就一个问题,我们能否攻陷平壤灭亡高句丽。”

    ?“我们不去怀远就是抗旨,不论理由多么充足都无法逃避这一罪责,而从目前形势来看,圣主诏令我们赶赴怀远明显就是一个陷阱,因为在怀远那边的蓄意阻挠和掣肘下,我们就算历尽艰苦抵达了怀远,也必将遭到明里暗里的一连串打击。”

    “我们掉进怀远这个陷阱无力反抗,最终结果可想而知,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跳进这个陷阱任由宰割?我们不去怀远,不跳进陷阱,虽然戴上了抗旨的罪名,但我们掌握了主动,进可攻退可守,自身利益可以最大化。未来,我们一旦攻陷平壤灭亡高句丽,赢得东征最大利益,我们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什么陷阱什么罪责都不复存在。”

    “那么,我们是否有实力攻陷平壤灭亡高句丽?”

    “答案是明确的,凭安东一己之力,不要说灭亡高句丽了,就连攻陷平壤都难如登天。”

    李风云看看众人,莫测高深的一笑,“当然,奇迹是存在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亦是可能的,关键是,我们能否抓住那稍纵即逝的一线战机。”


    帐内将领、酋帅们面面相觑,相顾无语。这句话若其他人说,大家必定嗤之以鼻,甚至众起而攻之,但李风云说,大家就不敢反驳了。李风云的战绩摆在那,奇迹就在眼前,大家看不到的、抓不住的战机,不代表李风云也看不到、抓不住。

    “战机在哪?”阿史那咄尔率先打破帐内的沉默,严肃说道,“若要攻陷平壤,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数倍于敌的兵力,强大的战斗力和源源不断的粮草武器,然而这三个基本条件,我们无一具备,除非你把安东的成功范例,完整复制到东征战场,但中土远征军已大兵压境,高句丽严阵以待,哪来的出敌不意攻敌不备?”

    李风云微微一笑,胸有成竹,“没有机会,我们就创造机会。”

    接着他站起来,走到悬挂一侧的地图前,把覆盖在地图上的黑布拉开,露出一幅辽东军事地形图。

    地图上有两条醒目的粗大红线。一条红线起自辽水西岸的怀远镇,然后过辽水,到东岸的辽东城、乌骨城,再过鸭绿水,萨水,至平壤。这显然是东征主力大军的攻击路线。

    另外一条红线起自扶余城,沿着高句丽西北部的青山北麓而行,这里毗邻靺鞨族的栗末部所在。然后红线越过晦发川,这里是靺鞨族回跋部的地盘。接下来红线进入高句丽的东北部也就是徒太山(长白山)的西南麓,从这里越过沸流水,抵达鸭绿水西岸的国内城。之后过鸭绿水,过萨水,至平壤。

    这显然是安东大军的攻击路线。

    这一看,大家都看懂了,情绪顿时高涨,当即三三两两讨论起来,帐内气氛非常热烈,但很快,各种问题也就接踵而至。

    东征两路并进,怀远方向的远征军主力必然会吸引高句丽的全部注意力,而安东大军取间道而进,虽然距离远,路途艰险,但只要不出意外,必然可以起到“出敌不意、攻敌不备”之效果,运气好的话,安东大军或许就能打平壤一个措手不及,而高句丽人猝不及防之下,惊慌失措,一旦忙中出错,难逃覆灭厄运。

    然而,计是好计,这里面却有个致命要害。扶余城距离平壤大约一千五百余里,因为走间道,一路穷山恶水,行军速度必然缓慢,乐观估计走完这段路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那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大军粮草如何解决?而更严重的是,因为孤军深入,一旦在平壤城下攻击受阻,陷入旷日持久的恶战,粮草武器又如何维持?

    阿史那咄尔因此质疑李风云,“你不会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平壤对你来说就是一座空城,可以一鼓而下吧?”

    “当然不会。”李风云笑道,“解决粮草短缺有两个办法。”

    李风云抬手指向地图上的晦发川,“靺鞨族的回跋部居住在这条大河的两岸。回跋部在靺鞨诸部落中实力强大,虽然它臣服于高句丽,但它与远东靺鞨诸部亦是亲密盟友,而远东靺鞨诸部之所以与高句丽保持兄弟关系,在高句丽对外征伐期间始终鼎力支持并肩作战,除了利益驱动外,与回跋部在靺鞨诸部联盟中拥有较大话语权有直接关系。”

    李风云张开五指,用力一拍地图,“所以,我们吃掉它。”

    此言一出,帐内将领、酋帅们当即领悟,尤其契丹人,更是相顾失色。

    之前契丹人与靺鞨族都是高句丽的小兄弟,三方结盟共谋远东霸业,而在高句丽王高汤、高元父子执政期间,三方更是数次联手入侵辽西,而这正是中土下定决心远征高句丽的原因所在。中土大规模东征,高句丽走投无路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而契丹和靺鞨亦是唇亡齿寒,不得不倾力支持,这也是高句丽能在年复一年的战争中顽强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

    如今契丹被中土征服了,接下来轮到靺鞨族了。李风云的意图很明显,他的远征大军不是途经晦发川,而是横扫晦发川,把回跋部连皮带骨头一口吃掉,如此既可以解决粮草短缺问题,又可以歼灭高句丽的藩属,还可以震慑远东靺鞨诸部,可谓一箭多雕。

    接着李风云又指向地图上的鸭绿水。

    “左武卫大将军、黄台公崔弘升是此次东征的选锋统帅。”李风云看看众将,意味深长地一笑,“如果崔大将军在我们兵临平壤城之前,包围乌骨城,陈兵鸭绿水,做出攻击平壤之态势,把平壤方向的高句丽军队吸引到鸭绿水一线,那么……”

    李风云欲言又止,帐内将领、酋帅们却是眼前一亮,豁然大悟。

    那么形势就对安东大军非常有利了,若安东大军不能一鼓拿下平壤城,则立即调转马头直杀鸭绿水,与崔弘升的选锋军前后夹击,先把鸭绿水一线的高句丽军队全歼了,然后既可以得到援兵,又可以得到粮草武器的补充,再打平壤就胜券在握了。

    =



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  
猛子作品:  北风嘶朔马  
类似:  斗破之无上之境  神级修炼系统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神级插班生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加入书签

书页/目录

搜"战隋"
360搜"战隋"
语言选择